- ·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四:怎样给学术期刊投稿?[11/27]
- · 南开大学商学院高层管理论坛暨EXED开学典礼[11/17]
- · 2020行业生态发展(天津)论坛[10/30]
- · 喜报!我院周楠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发表研究成果[10/27]
- ·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三: Perspectives on Sustained Behavioral Change in Healthcare[10/27]
- · 新时代的业态新变革与展望 第二届南开营销系校友论坛[10/20]
- ·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二 :数据驱动视角下科研团队的识别与规律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10/19]
- · 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地平线扫描[10/09]
人工智能语言的哲学阐释
作者:陶锋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 意向性 真理 隐喻
摘要:人工智能语言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机器语言和程序语言、自然语言理解和模仿、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拥有语言。人工智能拥有规定性的符号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自然语言,但是却无法像人一样拥有语言。因为从生物学上看,人工智能难以拥有意向性和自由意志;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来看,人工智能也无法像人一样领会和回应本真的语言,而且缺乏历史性和社会性,所以无法真正地拥有真理和语言。在自然语言处理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人类语言中隐喻结构的模仿和学习,去模仿人类的类比—联想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和模拟人类智能。
上一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化
下一篇:分析哲学的逻辑知识真对人工智能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