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四:怎样给学术期刊投稿?[11/27]
- · 南开大学商学院高层管理论坛暨EXED开学典礼[11/17]
- · 2020行业生态发展(天津)论坛[10/30]
- · 喜报!我院周楠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发表研究成果[10/27]
- ·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三: Perspectives on Sustained Behavioral Change in Healthcare[10/27]
- · 新时代的业态新变革与展望 第二届南开营销系校友论坛[10/20]
- · 2020年度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之二 :数据驱动视角下科研团队的识别与规律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10/19]
- · 信息资源管理前沿讲座:地平线扫描[10/09]
从运漕到停漕:“保漕”视域下明清卫河地位的变迁
作者:孟祥晓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漕运 保漕 漕粮海运 漕粮改折
摘要:明清时期,漕运为“国之大计”,关系着王朝的经济命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漕运的安全仰仗于运河的畅通和稳定充足的水源补给,故作为临清以下河段主要水源补给的卫河,因其在临清与运河交汇,在国家漕运系统中的地位更与国家漕运政策直接相关。综合而言,在“保漕”背景下,卫河经历了从明初直接承担漕运到大运河淤阻时的备选通道,再到清中前期运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和运送河南漕粮水路的多次转变,这从不同侧面凸显了卫河在保障漕运安全与畅通方面无可替代的地位。清道光五年后,漕粮海运与改折等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内河漕运逐渐停止,卫河在漕运中的地位因之而下降,充分反映出卫河地位变迁与漕运政策的关联性。
上一篇:明清城隍神的等级性及其表达
下一篇:一战后日本的统制经济思潮及其初期实践